[目录]
成语故事 A A A A A

<上一页 1 |   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 12 | 13 | 14 | 42 下一页>
李林甫对有才能的人非常嫉妒。谁的才能、功劳超过了他,或者谁受到了皇帝的信任,他就要想方设法地除掉他。和人交往时,总是装得很和善,很谦虚,说起话来满嘴甜言蜜语,其实心里老盘算着害人的诡计,所以一些人被他陷害了都没有觉察。 后来,李林甫这虚假的面目终于被人们识破了。人们都说他是一个“口有蜜,腹有剑”的人。 成语“口蜜腹剑”就是由“口有蜜,腹有剑”简化来的。常用来形容嘴甜心毒、阴险狡猾的人。类似的成语还有“笑里藏刀”,也是形容坏人的阴险狡猾。唐高宗时的大臣李义府,见人说话总是面带笑容,可是心里却藏着杀人的奸计,所以人们说他“笑里藏刀”。 门庭若市 齐威王受到一些人的蒙蔽,听不进正确的意见。大臣邹忌就用打比方的办法劝告威王,他说:“我知道自己的相貌不如徐公,但是妻、妾(小老婆)和来找我的客人却说我比徐公美。原来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偏爱我;小老婆说我美,是因为怕我;客人说我美,是因为有求于我。可见,他们都蒙蔽了我呀!现在咱们齐国土地很广,城市很多,宫廷里的妇女和随从没有不顺从您的,朝廷里的百官没有不怕您的,全国的百姓没有不求您的。照这样看来,您受的蒙蔽就更严重啊!”威王一听,恍然大悟,于是下命令鼓励大家提意见。命令说:“所有官吏百姓能当面批评我的,得一等奖,用书面方式来劝告我的,得二等奖;在街头巷尾议论我又被我听到了的,得三等奖。”命令一公布,提意见的人来得很多,宫门前,庭院里就热闹的像集市一样(原文是“群臣进谏,门庭若市”)。由于威王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治理国家,齐国越来越强大了。 成语“门庭若市”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。“庭”是院子;“若”是好像;“市”是集市。形容人来得很多。和这成语意义相反的是“门可罗雀”。门前可以张起网来捕捉鸟雀。比喻登门的人很少,常用来形容门庭冷落的情景。 水滴石穿 张乖崖是崇阳县的县官。一次,他看见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吏从仓库出来时,顺手将仓库里的一枚铜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。他立即派人把这小吏抓来追问,并且下令用棍棒拷打,小吏心里不服,大声嚷道:“一枚铜钱有什么了不起?为什么对我这么凶狠啊!”张乖崖听了,就拿起笔来,写了一条批语:“一日一钱,千日千钱,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”意思是:一天一个铜元,一千日就是一千个铜元,这就像用绳子锯木头、水滴石头一样,日久天长,木头也会被锯断,石头也会被滴穿的。然后,他下令将这小吏斩首。 成语“水滴石穿”就是由这个故事来的。有时也写成“滴水穿石”,含义是一样的,故事原来的意思是说缺点、错误虽小,积累起来,也会造成很大危害。张乖崖就是根据这一条杀了小吏,这自然是滥用刑法。现在常从积极方面来使用,比喻学习或办事只要有恒心、坚持不懈,就能够“水滴石穿”,战胜困难,得到成功。 反复推敲 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。有一天,他骑着毛驴外出,在路上一面走,一面作诗,其中有两句是:“鸟宿池边树,僧推月下门。”贾岛反复地吟诵这两句诗,还用手做着推敲的姿势,是“推门”好呢,还是“敲门”好呢?他一时定不下来。 这时候,文学家韩愈经过这里。按当时规定,官员来了,行人都要让路。 可是贾岛仍然在低着头吟诗,不觉一头撞到了韩愈的仪仗队里。 公差马上把贾岛从驴背上拽下来,推到韩愈跟前。贾岛只好把作诗的事讲了。韩愈听后不仅没有责备贾岛,反而笑着对贾岛说:“还是‘敲’字好啊!”这个故事后来形成了一个词语,叫“推敲”。意思是在文字上再三琢磨修改。“反复推敲”就是反复琢磨,一再修改。 和“推敲”相近的还有“斟酌”这个词,和“字斟句酌”的成语。 东施效颦 越国的若耶溪西岸,有个女子名叫西施。她长得非常漂亮,人们都很喜欢她。 若耶溪的东岸也有一个女子,名叫东施,长得很丑。 有一天,西施走在路上,突然胸部疼痛起来。她痛得紧皱着眉头,双手捂住胸口,这时候正好被东施看见了,她觉得西施这副姿态比平日更美了,回来以后,便也模仿西施皱着眉头,双手捂着胸口,慢慢地走路。人们看到她那装模作样的姿态,觉得她更加难看了。 成语“东施效颦”就是由这个故事演变来的。效是仿照、模仿。“颦”是皱眉。常用它来讽刺那种不分析人家好在哪里,就一味地模仿别人,结果越学越糟的可笑情形。这成语有时也用来说自己,意思是基础太差,想学习人家的长处但难以学好,这种用法就不是讽刺,而是表示谦虚了。 世外桃源 陶渊明是东晋时的著名诗人。他写过一篇文章叫《桃花源记》。说有个打鱼的人划船去捕鱼,迷失了方向,正在着急,突然飘来一阵清香,抬头一看,原来两岸全是桃花。打鱼人沿着桃林前进,发现桃林的尽头有座小山。 他停船上岸,进了山口,见那里有肥沃的田地、整齐的房屋;还有池塘、翠竹。人们来来往往,非常快乐。他的到来,惊动了周围的人,大家围上来问长问短。一些人还邀请他去家里作客。打鱼人从谈话中得知,秦朝末年,一些人为了躲避灾祸,带着妻子儿女逃到了这里,从此便与世隔绝了。 打鱼人离开时,一路上做了些标志,回家以后又把见到的情况报告给太守。太守派人随着打鱼人去寻找,可是找来找去,再也没有找到这个地方。 由陶渊明这篇文章,后来就产生了“世外桃源”这个成语。“世外”就是超出人世以外;“桃源”就是桃林的尽头。“世外桃源”是说在人世之外的极为美好的地方。陶渊明描写的“世外桃源”是虚构的,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存在,所以后来常用它来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优美的世界。也常用它比喻那种空想的、脱离现实生活的地方。
<上一页 1 |   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 12 | 13 | 14 | 42 下一页>



[目录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