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目录]
成语故事 A A A A A

<上一页 1 | 2 |   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 12 | 13 | 14 | 42 下一页>
打草惊蛇 唐朝时候,当涂县(在今安徽省)的县令王鲁是个贪官。他和手下的办事人员勾结在一起贪污、受贿、敲诈勒索,无恶不作,把老百姓害苦了。 老百姓忍无可忍,联合起来写了状子,控告王鲁的一个主薄(相当于秘书),坚决要求惩办他。 状子送到王鲁手里,他一看状子上写的罪行,每桩都跟自己有关系,便心慌了,不由得拿起笔,在状子上批了八个大字:“汝虽打草,吾已惊蛇”。 意思是:“你们虽然是打草,但我正像藏在草丛中的蛇一样受到了惊吓!”后来这八个字简化成了成语“打草惊蛇”。常常用来比喻因为办事不周密,反而使得对方有了警戒,预先有了防备。 叶公好龙 传说楚国有一个叶公,特别喜欢龙。他家里的墙上画着龙,柱子上刻着龙,各种器具、用品也都装饰着龙的图案。天上的真龙知道了,便从天而降,来到叶公家里。头从窗口伸了进去,尾巴一直绕到了堂屋的旁边。 叶公看见了天上的真龙,大吃一惊,吓得浑身哆嗦,脸色铁青失魂落魄,慌忙逃跑。原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。 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叶公那种表面上爱龙,实际上怕龙的人。 “叶公好龙”是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来的一句成语。“好”是喜爱的意思。现在往往用这句成语来比喻和讽刺言行不一的人。 外强中干 秦国和晋国之间发生了战争,晋惠公要使用郑国赠送的马来驾车。大臣庆郑劝告惠公说:“自古以来,打仗时都要用本国的好马,因为它土生土长,熟悉道路,听从使唤。用外国的马,不好驾驭(控制),一遇到意外,就会乱踢乱叫。而且这种马外表看起来好像很强壮,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能耐(原文是‘外强中干’),怎么能作战呢?”但是惠公没有听从庆郑的劝说。 战斗打响后,晋国的车马便乱跑一气,很快陷入泥泞,进退不得。结果被秦军打得大败,晋惠公也被秦军活捉了。 庆郑所说的“外强中干”这句话,后来就成了成语。“外”是外表,表面;“中”是中间,内部;“干”是干枯、空虚。用来形容外表强大、实际上内部力量空虚。 和这近似的成语有“色厉内荏”。“色”是脸上的神色;“厉”是凶猛;“荏”是软弱。这句成语是说外表强硬而内心胆怯。 生吞活剥 唐朝时,有个县的武官叫张怀庆。他为了追求名利,常常弄虚作假,把别人的作品,改头换面当做自己的“创作”。当时诗人王昌龄、名士郭正一声望都很高,张怀庆便常常抄袭他们的作品。 大臣李义府写了一首“镂月为歌扇,裁云作舞衣”的五言诗。意思是要把天上的明月雕刻成歌舞时用的扇子,把空中的彩云剪裁成跳舞时穿的衣裳,想象奇特。张怀庆一看,便抄了下来,并在每句诗的开头加上两个字,凑成了一首“生情镂月为歌扇,出性裁云作舞衣”的七言诗。经他这么一“创作”,诗句都不通了,谁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意思。 张怀庆这首诗一传出,人们就议论纷纷,有人根据他常常抄王昌龄、郭正一作品的行为,还给他编了顺口溜,嘲笑他是“活剥王昌龄,生吞郭正一。”“活剥王昌龄,生吞郭正一”这句话,经过简化成了成语“生吞活剥”,使用上也发生了变化。现在用来比喻一些人不经过思考,不经过消化,就生硬地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、方法。 四面楚歌 “鸿门宴”之后,项羽、刘邦的矛盾不仅没有解决,反而加深了。双方又发生了多次战斗。项羽本来兵精粮足,但由于他实行了错误的政策,失掉了人心,所以军事上节节败退,最后被刘邦的汉军包围在垓下(现在安徽省境内)。 一天夜里,项羽突然听到军营外边歌声四起,歌声凄凉悲切,动人心弦,原来唱的是项羽家乡楚地的民歌。 项羽军中不少人是楚地的士兵。这时听到家乡的民歌,有的情不自禁地跟着低唱,有的被歌声感动得热泪滚滚。全都想念起家乡来了,哪里还想打仗。项羽听到歌声,大吃一惊。他想:“楚国大概全被汉军占领了吧!要不,汉军里哪会有这么多楚国人呢?想到这里,他一骨碌爬起来,准备与刘邦决一死战。但冷静一想,自己的力量太单薄,外面又包围得严严实实,怎么能行呢?他只好决定拼死突围。他一面愁闷地喝着酒,一面想着这些年来的战斗生活和眼前的惨败,伤心地和心爱的妃子虞姬告了别,就带着士兵冒死冲了出去。 项羽冲杀了一阵,带着剩下的一点士兵杀出一条血路,但是汉军紧追不放,把项羽一直追到了乌江边上。项羽眼看无路可走,想到失败的局面已无法挽回,也没脸再回江东去见家乡的父老,就悲惨地自杀了。 这就是有名的“霸王别姬”的故事。成语“四面楚歌”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。“楚”是古国名,是现在的湖北、湖南一带。“四面楚歌”字面上是四面八方全是楚地的歌声,引申开来是四面八方全都反对,陷入了非常孤立的境地,用来形容极端孤立的境况。 司空见惯
<上一页 1 | 2 |   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 12 | 13 | 14 | 42 下一页>



[目录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