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目录]
成语故事 A A A A A

<上一页 1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 12 |   13 | 14 | 15 | 16 | 17 | 18 | 19 | 20 | 42 下一页>
掩耳盗铃 有一个人想把一口大钟偷走。可是这钟又大又重,怎么也背不动。于是,他找来一个大锤想把钟砸开,再一块一块地运走。锤子刚刚碰到钟就发出洪亮的响声。那个人吓慌了,害怕人家发现他偷东西,便赶忙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;他以为自己听不见钟声,别人也同样听不到钟声了。 成语“掩耳盗铃”就是由这个寓言产生的。“掩耳”就是捂住耳朵;“盗”就是偷。故事里的“钟”后来演变成“铃”,它们都是古代的乐器。现在,常用这成语来比喻自己欺骗自己、却根本骗不了别人的愚蠢行为。 揠苗助长 宋国有一个人,他觉得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,非常着急,心想:要是把这些苗往上拔一拔,不就会长得快些吗?于是,他就在地里干了一天,晚上精疲力尽地回到家,告诉家人说:“今天我实在太累了,不过倒也值得,总算帮助禾苗长高了一些。”他的儿子听了,赶紧跑到地里去看,只见一片绿油油的禾苗,全都枯死了。 这个寓言故事后来概括成了成语“揠苗助长”。“揠”就是拔,也可写成“拔苗助长”,用来比喻不顾事物发展规律,强求速成,反而把事情弄糟了。 朝三暮四 宋国有个人,养了一大群猴子。为了限制猴子的食量,他对猴子们说:“现在粮食不多了,今后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橡子,晚上给四颗橡子,好吗?”猴子都不满意,又是跳,又是叫地乱嚷起来。他转念一想,又对猴子说:“那就每天早上给四颗,晚上给三颗,这样好吧?”这一回猴子高兴了,一个个赶紧趴在地上伸着爪子,等待主人发橡子。 由这个寓言产生了成语“朝三暮四”。“朝”是名词当“早晨”讲;“暮”就是傍晚。现在用来比喻反反复复、变化无常,使人捉摸不定。 和“朝三暮四”相近的成语还有“朝秦暮楚。”指早上想与秦国结盟,晚上又要与楚国结盟,也是比喻反复无常。不过“朝秦暮楚”更多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质、节操。 嗟来之食 有一年,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。 有个叫黔敖的有钱人,煮了一大锅粥,在路边等着救济饥民。 一天,有一个饿得骨瘦如柴的人,跌跌撞撞地走来。黔敖老远就冲这人大声吆喝道:“喂!快点来!我给你吃的哪(原文是‘嗟,来食’)!”那人走到跟前,很不高兴地说:“吆喝什么?谁稀罕你的施舍!我正因为不吃这种吆喝别人的人的东西,才饿成这个样子的!”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。 成语“嗟来之食”就是这样来的。“嗟”,是不客气的招呼声;来食,就是来吃。“嗟来之食”一般是指低三下四乞讨来的食物,比喻侮辱性的施舍。有骨气的人是不愿接受这种施舍的。不接受别人带有附加条件的施舍、救济时,往往用不受“嗟来之受”形容。 滥竽充数 古代有一种跟笙相似的乐器叫做竽,吹奏起来很动听。 齐宣王特别喜爱听竽的大合奏。宫廷里专门成立了三百人的大乐队,常给国王演奏。 有个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,也混进了这个乐队。 演奏的时候,他学着别人的样子双手捧着竽,摇头晃脑,装着在吹奏的样于。日子一天天地过去,谁也没有发现,他同样得到齐宣王的奖赏。 齐宣王死后,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。这位新国王恰好相反,喜欢听竽的独奏。他把乐队的人找来,叫他们一个一个地演奏。南郭先生看到这种情况,怕真象暴露,犯欺骗国君的大罪,中途悄悄地溜走了。 成语“滥竽充数”来自这个寓言。“滥”是不加选择,不加限制,引申为蒙混的意思;“充数”就是凑数。“滥竽充数”可用来表示自谦,就是自己不行,仅仅是凑个数罢了;也用来说明有些人冒充有本领,其实是在混饭吃;还比喻拿质量不够标准的东西来凑数。 塞翁失马 古时候在边塞地区,有一个老头儿,人称塞翁。一次,他养的一匹好马突然失踪了,邻居和亲友们听说后,都跑来安慰他。 他却并不焦急,笑了笑说:“马虽然丢了,怎么知道这就不是一件好事呢?”几个月过去了。有一天,老头儿丢失的那匹马居然回来了,还意外地带回来一匹好马。 这事轰了全村,人们纷纷向老人祝贺。可是老头儿并不高兴。他对大家说:“这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呀,谁能料到这不是一场灾祸呢!”几天之后,老人的独生子骑着那匹好马玩,这匹马不熟悉它的新主人,乱跑乱窜,将小伙子摔了下来,把腿摔瘸了。
<上一页 1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 12 |   13 | 14 | 15 | 16 | 17 | 18 | 19 | 20 | 42 下一页>



[目录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