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目录]
孟子 A A A A A

<上一页 1 | 26 | 27 | 28 | 29 | 30 | 31 | 32 |   33 | 34 | 35 | 36 | 37 | 38 | 39 | 40 | 59 下一页>
曰:「恶,是何言也!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,岂以仁义为不美也? 其心曰:『是何足与言仁义也。』云尔,则不敬莫大乎是。 我非尧舜之道,不敢以陈於王前。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。」 景子曰:「否,非此之谓也。礼曰:『父召无诺,君命召不矣驾。』 固将朝也,闻王命而遂不果,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。」 曰:「岂谓是与?曾子曰:『普楚之富,不可及也;彼以其富,我以吾仁; 彼以其爵,我以吾义;吾何慊乎哉!』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,是或一道也。 天下有达尊三:爵一,齿一,德一。朝廷莫如爵,乡党莫如齿,辅世长民莫如德。 恶得有其一,以慢其二哉! 「故将大有为之君,必有不召之臣;欲有谋焉,则就之。 其尊德乐道, 不如是,不足与有为也。 「故汤之於依尹,学焉而後臣之;故不劳而王。桓公之於管仲,学焉而後臣之; 故不劳而霸。 「今天下地丑德齐,莫能相尚;无他,好臣所教,而不好臣其所受教。 「汤之於伊尹,桓公之於管仲,则不敢召。管仲且犹不可召, 而况不为管仲者乎!」
<上一页 1 | 26 | 27 | 28 | 29 | 30 | 31 | 32 |   33 | 34 | 35 | 36 | 37 | 38 | 39 | 40 | 59 下一页>



[目录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