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目录]
刘向说苑 A A A A A

<上一页 1 | 81 | 82 | 83 | 84 | 85 | 86 | 87 |   88 | 89 | 90 | 91 | 92 | 93 | 94 | 95 | 122 下一页>
木,毋动六畜,有不如令者死无赦。”崇人闻之,因请降。 楚庄王伐陈,吴救之,雨十日十夜晴。左史倚相曰:“吴必夜至,甲列垒坏,彼必薄 我,何不行列鼓出待之。”吴师至楚,见成陈而还。左史倚相曰:“追之。”吴行六十里而 无功,王罢卒寝。果击之,大败吴师。 齐桓公之时,霖雨十旬。桓公欲伐漅陵,其城之值雨也,未合。管仲隰朋以卒徒造于 门,桓公曰:“徒众何以为?”管仲对曰:“臣闻之,雨则有事。夫漅陵不能雨,臣请攻 之。”公曰:“善!”遂兴师伐之。既至,大卒间外士在内矣,桓公曰:“其有圣人乎?” 乃还旗而去之。 宋围曹,不拔。司马子鱼谓君曰:“文王伐崇,崇军其城,三旬不降,退而修教,复伐 之,因垒而降。今君德无乃有所阙乎?胡不退修德,无阙而后动。” 吴王阖庐与荆人战于柏举,大胜之,至于郢郊,五败荆人。阖庐之臣五人进谏曰:“夫 深入远报,非王之利也,王其返乎?”五将锲头,阖庐未之应,五人之头坠于马前,阖庐 惧,召伍子胥而问焉。子胥曰:“五臣者惧也。夫五败之人者,其惧甚矣,王姑少进。”遂 入郢,南至江,北至方城,方三千里,皆服于楚矣。 田成子常与宰我争,宰我夜伏卒,将以攻田成子,令于卒中曰:“不见旌节毋起。”鸱 夷子皮闻之,告田成子。田成子因为旌节以起宰我之卒以攻之,遂残之也。 齐桓公北伐山戎氏,请兵于鲁,鲁不与,桓公怒,将攻之,管仲曰:“不可,我已刑北 方诸侯矣。今又攻鲁,无乃不可乎?鲁必事楚,是我一举而失两也。”桓公曰:“善!”乃 辍攻鲁矣。 圣人之治天下也,先文德而后武力。凡武之兴为不服也。文化不改,然后加诛。夫下愚 不移,纯德之所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。 昔尧诛四凶以惩恶,周公杀管蔡以弭乱,子产杀邓析以威侈,孔子斩少正卯以变众,佞 贼之人而不诛,乱之道也。易曰:“不威小,不惩大,此小人之福也。” 五帝三王教以仁义而天下变也,孔子亦教以仁义而天下不从者,何也?昔明王有绂冕以 尊贤,有斧钺以诛恶,故其赏至重,而刑至深,而天下变。孔子贤颜渊,无以赏之,贱孺 悲,无以罚之;故天下不从。是故道非权不立,非势不行,是道尊然后行。 孔子为鲁司寇,七日而诛少正卯于东观之下,门人闻之,趋而进,至者不言,其意皆一 也。子贡后至,趋而进,曰:“夫少正卯者,鲁国之闻人矣!夫子始为政,何以先诛之?” 孔子曰:“赐也,非尔所及也。夫王者之诛有五,而盗窃不与焉。一曰心辨而险;二曰言伪 而辩;三曰行辟而坚;四曰志愚而博;五曰顺非而泽。此五者皆有辨知聪达之名,而非其真 也。苟行以伪,则其知足以移众,强足以独立,此奸人之雄也,不可不诛。夫有五者之一,
<上一页 1 | 81 | 82 | 83 | 84 | 85 | 86 | 87 |   88 | 89 | 90 | 91 | 92 | 93 | 94 | 95 | 122 下一页>



[目录]